当前位置:
联合国糖尿病日|糖尿病的防治
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,平均每四个成年人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(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)。而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却非常低,仅40%的患者能得到及时的诊断,并且确诊患者血糖的达标率也不到一半,我国糖尿病控制形势不容乐观。今天我们来浅聊一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。
一、什么是糖尿病
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,主要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足或胰岛素的缺乏,导致血糖升高。
二、糖尿病的影响因素
糖尿病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,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,环境因素主要是生活方式、饮食习惯、性格问题等。
三、糖尿病的危害
糖尿病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,包括心血管疾病、脑血管疾病、肾脏疾病、神经病变等。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因此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。此外,糖尿病患者还面临感染的风险,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,它能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,从而降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。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,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,例如焦虑、抑郁、自尊心受损等这些心理问题,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效果,因此需要及早发现和干预。
四、糖尿病的预防
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,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。定期进行体检,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。此外,保持健康的体重、规律的运动和避免吸烟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。对于高危人群,如肥胖人群、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、既往有血糖异常人群,可考虑进行糖尿病筛查。
五、糖尿病的治疗
糖尿病的治疗可概括为“五驾马车”,包括饮食控制、合理运动、血糖监测、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药物治疗。
饮食控制主要是均衡饮食,控制总热量摄入,合理搭配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,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。
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,减轻体重,降低血糖。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骑车或游泳等。
血糖的监测包括每日血糖监测及每3月系统检测,评估血糖是否达标。
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即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,包括血糖控制目标,饮食运动的要求,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症状,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。若血糖仍未达标,就需专科就诊,依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,予以药物干预。
作者:刘清平